Navigation menu
年份左右价格?
一级酒庄的价格涨落是天气因素多一些还是人为因素多?在过去这些年里又呈怎样的增长呢? 并非是呈线性增长。如果单一年份有13%的涨幅,我们也可以说后续的年份也会有类似的增长。当然也会受其他因素影响,比如全球经济,或者其他未知因素的影响。 以1985年为例,那是期酒买卖的开始年份,到1990年,期酒价格一直都处于增长状态。之后1991到1994连续四个差年份导致期酒市场进入低迷状态,接着1995、1996又开始增长,1997年大家看到希望了,大量的资金涌入期酒市场,把价格炒高,但是,到后来卖的时候发现价格差不多,要不是2000年到2002年,中国市场把这部分酒消化了,这些酒现在还砸在一些人手里。 并不是说1997年份不好,而是它的增值空间不多,反而令人误解它是一个差年份。结果差年份的印象又加剧了对1997年份的排斥感。 1998和1999算是一个复苏,到2000年又是一个好年份,刺激许多人再次投入大量资金,导致2000年价格猛增。2001、2002是这个市场的收敛期,接着2003年的SARS,很热的一年,比较适合初喝者的口味,再加上媒体的鼓动,价格又很高。2004年跌了一些,也没有跌到2000年价格以下。2005年再次暴涨,第一次Release的价格已经是400欧元,意味着零售要卖到800欧元,加之是个很好的年份,大量的亚洲资本再次涌入。人人都知道把一级酒庄的酒卖到中国,一定稳赚。今年,2006年份第一次公布价格时几乎与2003持平,很不可理喻,2006并不是什么好年份,阴雨连绵,潮湿,比2001和2004要差,但期酒价格要高出3倍多。 好年份,坏年份,以前是靠天气。现在更依赖于资本市场,特别是在波尔多。所以,通常是一个好年份后接着一个低迷的年份,原因在于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。比如2000年以后的2001年就是如此,由于未被炒高,价格便宜,就被认为是不好的年份,而2001年的Haut-Brion比2000年的还要好,这一点连他们的酿酒师自己也承认,而且价格便宜得多,期酒价格才140欧元。这种状况只有崩盘才能重新调整价格。亚洲人应该变得聪明一点,波尔多产好酒,但好酒并不只在波尔多。